改革开放40年来,随着西安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,消费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。昨日,西安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,2017年西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,达到4249.81亿元,比1978年增长333.6倍;年平均递增16.1%,增长幅度之高,发展速度之快,持续时间之久,为建国以来之最。
快速发展促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
2017年突破4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333.6倍
改革开放以来,西安消费市场规模不断发展壮大。1978年,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12.70亿元,1992年突破百亿大关,2008年突破1000亿元,2011年和2014年分别突破2000亿元和3000亿元,2017年突破4000亿元,达到4249.81亿元,比1978年增长333.6倍;年平均递增16.1%,增长幅度之高,发展速度之快,持续时间之久,为建国以来之最。特别是党的“十八大”以来,从2012年到2017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19659.84亿元,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到1982年的250倍,是改革开放1978年到1998年前20年的10.6倍。
消费结构升级换代
档次越来越高品牌消费趋势更加明显
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,西安经历了三次消费升级: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,以自行车、手表、缝纫机等为代表的“老三件”;第二次是从80年代末期以电视机、冰箱、洗衣机等新“三大件”为代表;第三次是从本世纪初开始以汽车、住房、通讯设备为主导的消费升级。每一次升级所实现的购买力水平都大幅度提高,城乡居民从几十元、千元和万元级消费,向十万元甚至百万元级消费转变,消费结构也由衣、食等基本刚需消费向住、行、娱、养等升级消费转变。消费档次越来越高,品牌消费趋势更加明显,市场购买力向名优品牌倾斜。
特别是近十年来,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,2017年西安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.85万元,是2008年的2.5倍,带动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型阶段升级,购房和买车等超过十万元级以上消费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,绿色消费、信用消费、网络消费、租赁消费等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正逐步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。2017年,我市汽车类实现零售额770.1亿元,比2008年增长5.3倍;金银珠宝类38.9亿元,增长2.9倍;通讯器材类116.7亿元,增长11倍;文化办公用品类82.5亿元,增长3.1倍。
网络零售实现高速增长
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动能
随着互联网的普及,网络购物的便捷性、商品的丰富性及价格优势明显等,我市网络零售实现高速增长,规模不断壮大,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动能。2017年,限额以上企业(单位)网上零售在经历几年高增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,同比增长52.7%,高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6.9个百分点;网上商品零售额由2015年的94.35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240.30亿元,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为8.3%,较2015年提高4.3个百分点。在网上零售快速增长的同时,实体零售企业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应对冲击,大型零售企业依靠品牌的优势,从产、供、销全产业链布局,加大产品质量、品牌营造等一体化经营管理方式,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,提升竞争能力,市场环境有所改善。2017年,百货店、超市零售额分别增长6.8%和6.7%。
城市商业综合体迅猛发展
全市拥有城市商业综合体71家
改革开放40年来,西安市商品流通网络不断扩大,初步形成了中心商业区、区域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网三级商业服务网络。在商品流通网络不断发展的同时,商业服务设施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,服务效能大幅度提高。近几年来,城市商业综合体作为商贸流通业的“新模式”日渐成为区域级商业中心。截至2017年底,全市拥有城市商业综合体71家。其中,1万平方米以上的18家,全年可出租使用面积达129.34万平方米,车位数1.71万个,全年总客流量1.93亿人次,拥有商户2752个,从业人员期末人数3.05万人;全年商户销售额(营业额)102.01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6%;租金收入8.72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3%。
改革开放40年,西安消费品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消费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,西安将继续整合历史、人文、地缘和产业等资源优势,不断创新发展模式,推动新业态、新模式快速增长,持续释放市场发展的活力,打造布局合理、结构优化、功能完善、竞争有序的消费品市场,消费仍将是西安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来源:西安新闻网